交易所 分类>>

2025年全球Top加密货币交易所权威推荐派能科技(688063)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25-08-23 10:59:0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加密货币平台,币安交易所,HTX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Kraken交易所,交易所权威推荐,全球交易所排名,虚拟货币交易所排名,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是什么

2025年全球Top加密货币交易所权威推荐派能科技(688063)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行业迈入规模化商业应用新阶段,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的渗透率快速攀升,大型电网侧储能的装机规模也保持着增长态势。在新型储能市场,锂电池储能依然是市场应用的主导力量,电芯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朝着更大容量和更高能量密度方向加速演进,不仅有效提升了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更推动单位储能成本降低。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如钠离子电池、混合储能等也在加速发展,逐步迈入商业化阶段,为储能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路径。

  中国作为全球储能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本报告期末,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容量达9491万千瓦,储能容量达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末增长约29%,新型储能产业持续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美国市场受政治政策环境变动影响,需求与供给出现明显波动;亚太地区市场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需求韧性表现突出,拉美、中东及非洲地区市场需求则呈现持续释放态势,新兴市场的崛起为储能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于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并对20个省份的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时间作出具体安排。上述政策通过破除储能发展壁垒、赋予储能系统同步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容量市场的多元交易资格,推动储能资源配置从“计划调度”走向“市场竞价”机制全面转型。从国家到地方出台储能相关政策文件,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发布意味着储能产业真正走向市场,深刻影响着储能行业的发展,实现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

  国内行业标杆:获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和中国储能网授予“2025年度中国储能产业ESG贡献奖”、“2025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奖”。获EESA储能领跑者联盟授予2024年度“中国新型储能百大品牌”,同时跻身“中国企业全球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中国企业全球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国企业全球工商业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并荣登SMM全球Tier1储能榜单,荣膺用户侧储能系统一级供应商。

  公司专注锂电池储能应用超过十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磷酸铁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产品具有安全可靠性高、循环寿命长以及模块化、智能化等技术优势,主要产品通过国际IEC、欧盟CE、欧洲VDE、美国UL、澳洲CEC、日本JIS、联合国UN38.3等安全认证,并符合REACH、RoHS和WEEE等环保指令要求,是行业内拥有最全资质认证的储能厂商之一。公司多项产品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15项,实用新型专利611项,外观设计专利81项,软件著作权6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项,国际专利5项。

  公司垂直整合产业链,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同时,公司产品应用多项智能化电池管理技术,实现将标准电池模块灵活组合形成复杂电池系统,可自动适配5-1,500V不同等级各类电气环境和满足各种电压等级、功率及容量需求,并与全球主流储能变流器品牌实现兼容对接和即插即用。公司产品还支持系统中任意模块的热替换和热扩容,可根据电池运行状态自动调整充放电功率,也可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策略自动设置系统参数。此外,公司还具备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设计能力,支持为家庭、工商业、电网、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等各类场景打造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使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程序,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按此筛选供应商,以确保所购材料的交付和质量符合要求。供应商的选择由采购部门主导,多部门协同参与。同时还制定了供应商评估和考核体系,由研发部门、质量部门、采购部门、计划部门定期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交付能力、质量稳定性、价格合理性、环保与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更多的合作机会,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淘汰,以确保供应体系高效、稳定、有竞争力的运转。

  公司设立国内营销部和国际营销部,分别负责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业务。对于境外市场,公司已经初步建立子公司/孙公司/代表处为核心的营销管理体系,覆盖既有优势市场同时兼顾新兴市场拓展。对于境内市场,公司积极拓展市场机会,销售场景进一步拓宽至工商业、电网侧、轻型动力和通讯储能等细分场景。根据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的特点,公司多措并举通过项目开发、产品销售和EMC(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模式开展业务经营。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工商业储能项目的第三方投资方和终端电力用户。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934.17万元,同比增加33.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1.17万元,同比减少30.01%。2025年上半年的产品销售量为1,328MWh,同比增长132.57%,二季度产品销售量927MWh,同比增长188.84%,环比增长131.17%。凭借国际家储传统市场稳步回暖、新兴市场发货量持续攀升,叠加工商业储能发货规模持续突破以及共享换电电池、钠电启停电源等轻型动力业务销售量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销售动能保持强劲,销售量同比、环比均保持增长,营业收入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发展目标,在全球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突破、产能运营升级、人才团队建设及品牌价值深化等核心维度协同发力,实现了整体业务的稳健进阶与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从市场布局看,全球业务网络日趋完善,国内外市场形成互补发展格局,海外业绩逐步回暖,国内市场渗透持续加深;从技术研发看,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矩阵不断丰富,智能化管理体系加速落地,为业务增长注入强劲动能;从运营效能看,产能利用率提升与流程优化双向推进,成本控制与交付能力同步提升,夯实了规模化发展的根基;从组织建设看,通过引育并举的人才策略与多元化激励机制,为企业发展凝聚了核心力量;从品牌价值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在ESG领域斩获多项权威认可,实现了对利益相关方的长期价值回馈。

  在国际市场,随着欧洲市场去库周期逐步接近尾声,叠加公司持续加大的营销投入效果显现,公司海外业绩呈现结构性改善,业绩步入温和增长的良好态势。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深化与重点市场及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携手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同时积极探索实践新商业模式,挖掘储能领域潜在价值;公司家庭储能产品、电芯已获日本JET认证,为市场拓展奠定基础;工商业储能系统产品已通过IEC62619、UL1973、UL9540A、UN38.3、UL9539、UL9540和VDE2510-50认证并实现规模销售。

  在国内市场,公司以项目开发与产品销售双模式加速储能市场渗透,通过多维度举措实现市场拓展与影响力提升,落地项目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已广泛覆盖电网侧储能、工业产业园区、工业电力用户、海岛离网储能、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关键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型液冷储能产品在长三角、珠三角及华中等核心区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液冷集装箱产品更在电网侧储能场景取得突破;轻型动力系统与钠离子电池产品完成规模化交付,加速推动铅酸电池替代进程。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新兴市场,发布了储能系统分体机Fidus,提供面向微网、弱网、备电为主要场景的光储柴充解决方案,使用寿命10年,IP65,支持交、直流耦合灵活扩展功率和容量;针对辅助服务、超级充电桩、应急备电等高功率场景,发布了M8储能系统,该产品可实现持续1C、短时1.5C放电,使用寿命超10年;针对构网型长时储能系统,发布了电池功率优化器,扩展直流侧并联簇数超过48簇,支持构建4.5MW/18MWh超大储能系统;完成电池簇电流独立控制,提高运行可靠性、安全性,维护便利性。公司产品目前覆盖家储、工商储、辅助服务、独立储能、新能源并网、储充、微网、户外便携、移动应急、高空飞行、船用动力等场景,兼容小型便捷设备至大规模电网储能系统需求。

  报告期内,为匹配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加速产线投用与运营优化:电芯产出环比快速提升,安徽子公司软包电芯产线实现国际家储和共享换电电池排产交付;轻型动力PACK产线及工商业储能产品系统产线核心能力得到强化。通过优化各业务线研、产、销全流程,产品风险有效降低,交付效率显著提升。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多维度发力——协同产品端降低供应链采购成本,通过设备调试与工装改进提升生产效能、降程工费,更依托工厂内部储能电站及光伏屋顶投运,削减综合能耗。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专注于储能系统领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掌握具有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构建了“总部+子公司”协同创新体系,子公司扬州派能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磷酸铁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创新领军企业等20余项省级以上资质,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15项,实用新型专利611项,外观设计专利81项,软件著作权6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项,国际专利5项。公司将主要核心技术进行产业转化,形成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产品,具有安全可靠性高、循环寿命长以及模块化、智能化等技术优势。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参与多项国家和地方重要科研项目,并作为组长单位参与起草《电力储能系统用二次锂离子单体电池和电池系统性能要求》《电力储能系统用二次锂离子单体电池和电池系统安全要求》两项行业团体标准。2025年上半年,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库伦法》《锂离子电池编码规则》已发布。

  公司具备良好的持续研发能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各类研发技术人员共608人,主要研发人员在锂电池、储能系统领域拥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子公司扬州派能获批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3人,市级领军人才10人,优秀博士12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研发机构覆盖电芯、模组、电池系统及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具备全产业链研发能力。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湖北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发,实现科研资源高效整合。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和产出,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15948.15万元,占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13.88%。

  公司拥有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综合服务优势,是国内少数具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及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具备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研发以标准化、平台化为方向,在满足多样储能应用场景下客户需求的同时,公司产品研发和制造保持集约化,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公司产品线实现Wh级到MWh级无缝覆盖,并可通过集装箱系统扩展至百MWh,能够覆盖从家庭到工商业再到电网、大型新能源发电站等各种场景,为用户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公司的储能电池系统基于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高品质、长寿命、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配置自主设计的高可靠、高精度、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可实现软硬件系统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从而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靠及成本可控。此外,公司在向客户交付大型储能电池系统时,能够向客户提供与产品相配套的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严苛的安全标准及认证程序要求储能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高规格的生产制造能力。公司产品采用高可靠性结构设计,配置高可靠、高精度、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主要产品通过国际IEC、欧盟CE、欧洲VDE、美国UL、澳洲CEC、日本JIS、联合国UN38.3等全球最主要的安全标准,工商业储能产品通过国家标准GB/T36276、GB/T34131。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已通过德国莱茵TüV集团、美国UL、国际IEC等权威认证。多款钠离子电池产品已通过联合国UN38.3等国际运输类认证,具备出口海外市场所需资质。针对日本市场,公司多款型号电芯及系统产品正在进行系列认证,软包电芯已通过JISC8715-2认证、UL9540A认证。公司稳步推进国内动力、船用等通用电芯认证进程,同时积极布局便携式、小动力领域的认证。丰富的安全认证大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信赖度,为公司产品快速进入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在国外市场,公司与英国最大光伏系统提供商Segen,德国领先的光储系统提供商Krannich,意大利储能领先的储能系统提供商Energy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家庭储能产品在欧洲、非洲部分国家凭借卓越的性能与品牌口碑,赢得了用户的广泛信赖与好评,拥有显著的市场影响力。公司在巩固既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积极拓展工商业储能的应用边界,参与美洲、非洲、亚太区域和既有欧洲市场的电网级项目,为公司快速发展打下基础。随着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转化率,加速产品应用场景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持续加大营销投入的力度,公司商业边界正在不断扩展。

  在国内市场,公司同时关注长期战略客户和发展型客户,公司的大容量储能电池系统已在国内工商业储能、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微电网储能等场景实现商用,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应用经验和优质客户资源。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设备销售、系统集成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面对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复杂场景,报告期内公司构建了30KWh至5000KWh的多容量解决方案体系,从中小型企业到大型工业场景,全面覆盖不同规模客户的储能需求,实现高效能源管理与成本优化。

  公司以电池系统为核心业务,拓展了电源、EMS、云平台等产品,并结合不同应用场景,为家储、工商储、表前储能、通讯基站及便携式储能等领域提供全面完整的解决方案。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具有超高兼容性。在家储领域,公司构建了US与FH两大系列产品,支持1C放电,提供各种容量颗粒度配置、丰富的电压平台及不同的环境适应性指标,能全面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公司各系列产品获得了齐全的认证,包括国标、欧标、美标、日标等,符合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应用要求。公司的电池产品具有超高的兼容性,在应用集成时能够兼容市面绝大部分混合逆变器与PCS。在工商储领域,公司产品支持1C放电,能够针对微网、辅助服务、VPP等功率型应用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提供商,通过长期自主研发掌握磷酸铁锂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构建了能源管理系统、电源系统和云平台系统等核心技术。持续提高产品综合性能,保持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好、安全可靠性高、智能化水平高等技术优势,满足各种储能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此外,公司的产品长期可靠地服务全球客户超过10年,产品的综合性能及各项指标已经全球客户长期使用验证,各项核心技术已得到市场认可。

  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公司产品采用高可靠性结构设计,配置高精度、智能化、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系统,主要产品通过国际IEC、欧盟CE、欧洲VDE、美国UL、澳洲CEC、日本JIS、联合国UN38.3等权威认证,具备高环境可靠性,根据客户具体场景需求,匹配支持-40~60℃宽温域运行,能适应高湿度、高盐雾、高海拔、强电磁干扰等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产品品质在十余年的市场商用过程中得到广泛的检验。在电芯及模组方面,公司开发了热失控时序调控技术及高安全电解液,结合高效热管理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并建立了三维热失控传播模型,有效抑制系统热蔓延,突破储能电池安全技术瓶颈。在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公司升级高精度状态估计算法,开发安全与性能诊断及预警算法,提高了系统智能化和安全性。在储能系统集成方面,构建了全面定点灭火、防爆泄爆、2h耐火等安全体系。

  在循环寿命方面,公司基于高品质、长寿命、高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持续进行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更新,显著拓宽了电芯的适用范围,同时系统性评估了电芯全生命周期的性能表现,确保其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和生命末端仍能保持优异的性能表现。通过自主研发的预补锂技术和SEI膜自修复技术,结合电芯界面工程优化,公司成功将电芯的循环寿命提升了超过20%。此外,公司建立了全面的电芯失效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取电芯关键衰减因子,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性能优化,使电芯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同时,借助电池全生命周期内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包括力学、电学和热学等),通过数字孪生动态优化电芯-模组-簇-柜等多层级电池控制模型,公司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结合历史实测数据和电化学寿命仿真模型预测,公司长寿命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到15000次,使用寿命接近20年,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储能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各类应用场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存在不同特征。尤其是家庭、工商业等用户侧储能,由于不同国家乃至同一国家不同省份的电价政策和电力市场政策、不同家庭或工业用户的发电设备和用电需求等存在较大差异,对储能产品的具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公司产品以一站式解决方案为目标,不断优化电池系统集成、储能变流器集成、能量管理系统集成、消防安环系统集成等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形成高效灵活的平台化集成技术平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掌握了BMS、PCS与EMS的3S融合技术;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热管理、运行策略多目标优化的动态控制系统技术;基于AI技术构建系统一致性和安全预警体系,在增强各项性能的同时提升了智能化与灵活性。

  同时,公司产品应用多项智能化管理技术,实现将标准电池模块灵活组合,形成复杂电池系统,可自动适配各类电气环境和满足各种电压等级、功率及容量需求,并与全球主流储能变流器品牌实现兼容对接和即插即用。公司产品还支持系统中任意模块的热替换和热扩容,可根据电池运行状态自动调整充放电功率,也可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策略自动设置系统参数,还可根据电网需求积极响应电力调度,参与需求侧响应、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公司储能电池系统产品具有高环境适应性,能满足户外、移动、陆用动力、高空飞行、船用动力等多场景需求,也能兼顾从小型便捷式设备到大规模电网储能系统的多维度需求。此外,公司还具备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设计能力,支持为家庭、工商业、电网、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和轨道交通备电等各类场景打造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使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

搜索